《新居之約》講述家裝的故事,可謂另辟蹊徑。關于房子的影視劇題材,從賣房的《安家》,到買房的《心居》,這會兒輪到裝修了??上б粭l龍流程題材銜接,卻沒有拍出吸引觀眾的新意。
房子,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,關于房子的故事,是最接地氣的,也是最有煙火氣的。兩年前,《安家》開啟了賣房之旅,應該說,編劇六六編織的故事還是很扎實的。劇中賣洋房的情節,讓人大開眼界,故事真實而完整自洽;再比如風水大師對買主洗腦,還和房產中介互相勾結,《安家》用賣房推進劇情,能夠承托起社會熱點,并且始終圍繞房子講故事,這部劇雖然沒有成為爆款,但算是上乘之作。
滕華濤時隔12年,從《蝸居》到《心居》,再次執導房子的故事。海清承載了這部劇全部的流量,有姊妹劇的熱點,有優秀演員的加持,大家都以為《心居》會成為開年爆款??衫茁暣笥挈c小,海清的買房故事高開低走,草草收場。關于這部劇,人物擰巴不討喜,一方面精明算計,一方面又寧可耽誤掙錢也要照顧孤寡老人,還堅決拒絕公公和大姑姐的幫助,人物性格跟著劇情推進變化無常。對于《心居》而言,頂著買房的殼,裝的是外鄉人扎根上海的愛情與奮斗的俗套劇情。
買了房子,該裝修了,《心居》唱罷《新居之約》登場。一個家裝設計師陳曦,一個施工隊包工頭楊光,兩個人在為客戶打造理想新居的過程中,擦出了愛情的火花。裝修這個題材專門拿出來拍部劇,想來還是挺新鮮的??梢宦房聪聛?,裝修房子的劇情在劇中展現得非常潦草,愛情的酸腐味兒充斥著整部劇。富家女和債務壓身的包工頭,窮女孩和霸道總裁,熟悉的套路,熟悉的劇情,說好的裝修只剩下薄薄的殼。
影視劇題材最怕撞車,誰撞誰尷尬。賣房、買房、裝修一條龍拍劇,不但完美避開撞題,想來還能借力互相成就。而從《心居》的高開低走,到《新居之約》的觀眾不買賬,究其原因是過于借題材討巧,而沒有扎實走進行業核心,了解真情實感的故事。僅僅借幾個裝修案例,很難串起整部劇的主題,反之還會讓劇情懸浮湊數。
在《新居之約》中,女主陳曦就非常離譜,完全不尊重消費者,總是擺出一副臭臉,掙錢的活不接,接的活不要錢;公司高管蔡云峰,不遺余力搞垮公司,也不知道他圖啥;公司大老板的兒子裝成小監理,從國外回來當臥底,救公司于危難之中,全公司上下竟然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;潘粵明飾演的男主角楊光是大好人,如果說替師父養家、供師妹宋曉雨讀大學這些事兒還有些可信性,但給沒上幾天班的師妹花上萬塊錢買名牌包,就顯得劇情和人設虛假了。微微發福的潘粵明飾演個包工頭還算過得去,但讓這個角色承擔那么多的感情戲,就缺點說服力了?!缎戮又s》的懸浮劇情和無法讓人自洽的人設,讓觀眾看得半信半疑,很難沉浸式走進人物。
應該說,房子的題材,是影視劇呈現的熱點,《新居之約》的家裝題材,又能和每一個老百姓息息相關,然而劇中的主線飄忽在商戰和愛情之間,離觀眾的期待漸行漸遠。在我看來,這部劇若能深入挖掘裝修行業的冷暖故事,若能把包裹在“理想的房子”之下的人間真情真切展現,定能拍出打動人心的好作品。
張瑩